扫码关注公众号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
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0731-85501010
  • 精神健康
  • 身心健康
  • 老年健康
  • 天使风采
  • 特色医疗
  • 惊蛰时节养生指南
      次浏览  时间:2025-03-05

    春雷乍响,沉睡的万物开始复苏,大地上的一切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此时,人体的阳气也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逐渐向上向外升发。在这充满希望的时节,我们更应重视身心的调养,预防疾病的侵扰。下面,就让我们从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一同探寻惊蛰时节的科学养生秘籍。


    一、遵循中医原则,呵护肝脏阳气

    中医认为,惊蛰时节人体的肝气处于旺盛状态。然而,旺盛的肝气若不加以正确疏导,就容易引发肝火上炎,导致情绪起伏不定。因此,“春养肝”成为了这个时节养生的重中之重。我们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平和的情志调节以及适当的经络按摩,来促进肝气的顺畅疏泄,同时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


    想要疏肝理气,可以尝试推搓两肋。沿着胁肋的方向轻轻向下搓摩 30 次,这一简单的动作能够促进肝经的气血运行,对于缓解乳房胀痛、改善烦躁情绪都有不错的效果。而升发阳气方面,不妨试试敲打胆经。沿着大腿外侧,有节奏地拍打 5 至 10 分钟,能有效振奋胆经的气血,让脏腑的气机更加通畅。另外,每天早晨起床后,顺着经络循行的方向梳头,不仅能让人神清气爽,还能帮助通达阳气,缓解恼人的春困。

    惊蛰时节养生指南

    二、调整饮食结构,清润健脾养肝

    惊蛰时节的气候较为干燥,“春燥”很容易找上门来,让人出现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所以,我们的饮食要以清淡、润燥为主,同时还要兼顾健脾护肝的功效。


    说起润肺滋阴,“惊蛰吃梨”的习俗可谓由来已久。梨的性味甘寒,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咳的作用。如果脾胃虚寒,担心吃生梨会不适,不妨将梨蒸煮后再食用。除了梨之外,银耳、百合、莲藕等食材也是润燥的上佳选择。在助阳健脾方面,我们应多吃一些芽菜、春笋、菠菜等时令蔬菜,它们能助力阳气的升发。同时,要适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像山楂、柚子等,因为过多的酸味会使肝气过于旺盛,进而损伤脾胃。而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等,则可以多吃一些,用来熬粥既能补益脾气,又美味可口。


    三、注重起居运动,早睡舒展身心

    在起居方面,中医提倡“夜卧早起”。也就是说,尽量在晚上 11 点之前入睡,早上 5 点到 7 点之间起床,这样才能顺应阳气的生发。如果中午感到疲倦,不妨小憩 15 至 20 分钟,为身体补充一些精力。


    运动上,要选择适合这个时节的舒缓方式。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耗伤阳气。此外,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也很有帮助,比如“风吹大树”,通过侧弯身体来拉伸肝胆经;“搂抱大腿”,可以舒展肩背的肌肉。这些动作能够活络筋骨,让春困远离我们。

    惊蛰时节养生指南

    四、加强疾病预防,应对多变气候

    惊蛰过后,气温波动较大,细菌和病毒也变得活跃起来。因此,我们要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


    首先是保暖防寒,“春捂”依然很重要,尤其是头颈和下肢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气入侵而引发感冒。在增强免疫力方面,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C 的柑橘、西红柿,以及富含维生素 A 的胡萝卜等食物,有助于提升身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用熏艾草的方式驱虫杀菌,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


    供稿:彭玉佳

    校对:潘紫英

    审稿:沈韵

    审核: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