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 内容

春季--跟着岐黄学养生--起居饮食篇

更新时间:2021/3/24 16:29:09
公元2021年3月初的一个早晨,暖阳初露,寒意仍浓,黄帝与岐伯缓步于岳麓山下、湘水之滨,静看那橘洲景秀,江雾飘渺。
迷醉中,忽闻远处传来一少年的朗朗读书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帝与岐伯相视而笑,遂来至赫曦台,观的左右两壁“福”、“寿”二字,欣然席坐,论道养生。
帝曰:现代之人由于欲求多、压力大、节奏快,常常饮食失节,起居无常,劳逸失度,以致英年早衰,疾病缠身,实有违养长之道。如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该如何养生为妙?
岐伯对曰:帝与吾均倡导“天人合一”,“天”即宏观的自然界,“人”即微观的人体,二者相互感应。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使大自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大自然的变化,也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当春之际,人们应当顺应春季的自然变化来养生,方能阴阳平衡,身心健康。具体而言有“四重”,今日先谈起居饮食。
帝曰:很好。烦请先生一一讲来。
岐伯曰:



一、春季养生重起居


春天的一切起居活动都要以生发舒畅阳气为原则。春季阳气生发,白日渐长,人体气血也要舒展畅达。因此,要顺应春季万物生发的自然规律,“夜卧早起”,以良好的睡眠来养肝气,使肝血归经,阳气归根,使人体阳气逐渐旺盛从而充满勃勃生机。  

另外,春季阳气刚升而未盛,寒气将去而未衰,“乍暖还寒”,甚至时常出现“倒春寒”,人体易感寒邪。此时不宜猝然减衣露身,而需适当“春捂”,“捂”住身体的热气,以保证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避免风寒邪气乘虚而入,损伤人体少阳之气。而“春捂”,讲究“上薄下厚”,重在捂腿脚,避免寒从脚起;捂肚子,以防脾胃受伤;捂后背,以利阳气生发。阳正之气盛,在气候瞬息转变之时,就可以预防“虚邪贼风”侵袭人体,防范春季流感等疾病的发生。



二、春季养生重饮食


肝经应春气而旺,肝过旺则伤脾,而脾胃是后天之本,所以,饮食调养既要根据节气变化,兼顾个人体质,又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适当多吃温补阳气、抑肝养脾的食物,不过于进补或过食酸味,以应肝气“春生”之需。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味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宜清淡,适当多食辛甘、甘味食物,少食油腻及大热大辛之品,同时无需多吃补肝的食物,以免肝气太盛而导致脾气衰弱。其中辛甘之品如莴笋、葱、蒜、荽、芹菜、香椿、樱桃、枇杷、枣、花生等可驱散体表风寒邪气,助长春阳;甘味之品如大枣、蜂蜜、枸杞、芡实、山药、莲子、燕窝等可以补养脾气。可多食用荠菜、菠菜、油菜等新鲜蔬菜及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以及有清热降火功效的马齿苋、蒲公英等野菜,有清热润肺止咳之效的梨子等。

帝曰:先生所言善哉善哉。于是携岐伯驾云而去。

欲知更多养生之道,且听下回分解。


  • 上一篇:春季-跟着岐黄学养生--如何应对春困
  • 下一篇: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食补如何吃?
  •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曙光南路769号
    电话:0731-85585069
    查看地图导航
    版权所有 © 长沙市第九医院
    湘ICP备150091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