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只在急性发作期才住院治疗,其他时间则长期生活在社区家庭中,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照料。家庭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从医院返回到家庭后的困难,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恢复社会适应力,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护理很重要!!
长期维持用药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手段,因此对维持用药的护理是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常有不少患者因不能坚持服药而导致病情复发。
★不能坚持服药的原因有:药物副作用、认识问题、病情(自知力缺乏)
★护理措施:
1.家属和患者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了解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2.家属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并做好服药记录。
3.家属要妥善保管药品,防止药物潮解失效,特别要防止患者一次性大量吞服药物,造成不良后果。
4.严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做相应处理。重的药物反应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不擅自停药或减药。
1、经过系统治疗病情完全恢复正常,且维持用药已达到规定时限,病情无波动,可考虑试停药。
2、儿童精神病患者原则上维持用药应尽可能短些,但停药要慎重。
3、妊娠前3个月内考虑某些药物的致畸作用,可考虑停药,哺乳期者应考虑停药,若病情不稳定或有复发倾向者则终止妊娠或哺乳。
4、出现严重药物反应者应考虑停药或换药。
1、定期复诊:介绍上次就诊以来的变化,包括症状、服药情况、疗效、副作用、生活、工作情况等。
2、注意事项
★明确就诊目的
★提供病史要真实、客观
★叙述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最好作书面准备
★谁在场,谁不在场?
★保留病人的文字材料,记录病人的原话
1、患者和家属应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一些错误认识,防止发病后因害怕社会歧视或不相信现代医学而延误就医。
2、 加强心理疏导,心理支持,要以平等的态度关怀鼓励患者,不能讨厌,嫌弃患者。更不能讽刺嘲笑和歧视。
3、指导与鼓励患者多与社会接触交往,积极主动地融入正常社会人群之中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作。要经常分析患者在社会接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建社会功能延缓精神衰退。
4、指导患者学习有效的心理应付机制来减少刺激,同时要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复发诱因有利于康复。
是家庭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发现病情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1、睡眠规律变化:睡眠质量的下降往往是疾病复发的早期表现,应高度警惕。
2、情绪的变化:常见的有:易激惹,兴奋,焦虑,抑郁等,如果患者频频出现这些表现应及时就医。
3、自知力的变化:自知力下降往往也是疾病复发的征兆。自知力下降或缺乏时患者不认为自己有精神疾病拒绝服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