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
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0731-85501010
  • 科研教学
  • 精神卫生
  • 精神康复
  • 心理健康
  • 健康科普
  • 从“滴哆”到宁静:揭秘惊恐发作与焦虑症
      次浏览  时间:2024-08-08  编辑:张丽莎

    “滴哆--滴哆--”救护车在寂静的小区内急促穿梭,蓝光划破夜空,照亮了陈阿姨被抬往医院的一幕。这是近三个月来的第二次紧急送医,刚步入花甲之年的她,平日看似无恙,却为何得了这么凶险又难治的病?

    进入医院后,陈阿姨接受了全面检查,包括心电图、CT乃至冠状动脉造影,然而除轻度心律不齐与血管硬化外,未发现心脏严重病变的直接证据。虽然陈阿姨症状逐渐缓解,可陈阿姨还是非常担心,自己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如此频繁的反复发作又如此难受呢?难道是“不治之症”?

    主管医生敏锐的察觉了陈阿姨的担忧,建议患者到心理科去看看。陈阿姨非常生气:“心理科?你说我是有精神疾病吗?我是真的心脏不舒服,不是装病!”医生耐心解释到:“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常密切相关,心理科的专业评估或许能帮助您找到症结所在。”

    在半信半疑中,陈阿姨来到了心理科诊室。医生详尽询问后得知,陈阿姨最近一年多饱受失眠之苦,入睡困难,躺在床上就不由自主地想东想西,就算睡着了也不停地做梦,一点点声音就能把她惊醒。加上女儿半年前生小孩后情绪波动大,家庭矛盾频发,小外孙的身体不太好,阿姨既要担心女儿的婚姻,又操心外孙的照顾,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几乎不堪重负。

    经过综合分析,医生确诊陈阿姨患有焦虑症,那些令她深夜求助救护车的时刻,正是惊恐发作的表现。惊恐发作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如看书、进餐、散步、开会或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强烈的恐惧感,好像即将死去。这种紧张心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同时患者感到心悸,好像心脏要跳出来;胸闷、胸前区有压迫感;或呼吸困难,喉头堵塞,好像透不过气来,即将窒息死去。因此,患者会惊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抱头鼠窜,有的出现过度换气、头晕、面部潮红、多汗、步态不稳、震颤、手脚麻木、胃肠不适等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这种发作,一般5-20分钟,时间较短,即可自行缓解,缓解后患者自觉一切正常,但不久有可突然复发。

    据研究显示,我国急诊患者中约25%的案例涉及精神心理问题,其中以惊恐发作为首。比如在胸痛的患者中,5%-32%的患者被诊断为惊恐障碍;而在没有躯体原因的头晕患者中,有18.3%被诊断为惊恐障碍。惊恐障碍的确诊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结合心理状况评估。

    治疗手段目前有两种:一是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二是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陈阿姨在遵循医嘱并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这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惊恐障碍并非不可战胜,面对疾病,正确的心态与积极的调适措施,是通往康复之路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