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
长沙市心理援助热线:0731-85501010
  • 医院新闻
  • 医疗动态
  • 医院公告
  • 医保政策
  • 规章制度
  • 失散16年终得归家路 民政公安合力助团圆
      次浏览  时间:2018-07-04  编辑:

    (通讯员  高飞鸿)“16年啊!终于见到你了,我的崽呀!”2018年7月3日,在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精神科三病室,一对夫妇紧紧握住一名患者的手,十多年骨肉离散的心酸苦辣瞬间迸发,他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泪如雨下——这就是王铁光、李友娥夫妇与他们失散16年的儿子王志勇的相认现场。

    16年前,家住湖南省湘潭县响水乡冯家村杉坡村民组的王铁光夫妇13岁的儿子王志勇不慎走失,从此下落不明……王志勇当初是如何走失?家人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寻找到他的下落,得以在失散16年后重新团聚呢?

    不堪回首艰难寻人路

    说起王志勇失踪的事,姐姐记忆犹新:弟弟患有轻度智障,当年是自己的“小跟班”。2002年冬天的一个早上,她带着弟弟在家附近玩,姐姐跑在前面,弟弟跟在后面,姐姐跑过了两个街口,转身时却不见弟弟的身影,急得不知所措。当天,焦急万分的王家人发动所有亲朋好友找遍湘潭县城的大街小巷,直至深夜仍未能找到弟弟的下落。心急如焚的家人随即到派出所报案、张贴寻人启事、登报寻人、四处走访……穷尽了所有办法,弟弟仍杳无音讯。

    志勇走失的这些年,家人始终牵挂着他的安危,盼望着他能早日回家,但经过数年的苦寻,志勇始终不知所踪,转眼16年过去了,寻亲如石沉大海,家人对找到他已不再抱有希望,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

    救助关怀温情暖人心

    2002年8月30日,芙蓉区朝阳街道派出所值班民警发现了流落街头的王志勇,并将他护送至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接受救助,由于王志勇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工作人员为其取名“张陶”。2009年6月2日,张陶因精神症状明显,由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转入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与康复。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试图用多种方法与其沟通,反复询问其姓名和家庭住址;与此同时,救助站工作人员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等方式为其寻亲,但由于张陶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寻亲工作停滞不前。

    据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精五病室潘俊主任回忆,张陶刚来院时,说话吐词不清,喜欢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愿与其他人交流,生活需人督促料理,有时还有冲动行为。经过精心的治疗与康复训练,现在张陶能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生活完全自理,还积极参加病室组织的各项工娱活动。

    峰回路转重燃寻亲梦

    就在家人对寻亲一事感到绝望时,2018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志勇的姐姐通过公益性寻人网站“宝贝回家”得知公安部门可以免费采集失散儿童及其亲属血样分析比对DNA信息,这重新燃起了家人寻找志勇的渴望。

      2018年6月,湘潭市公安局九华分局将失踪儿童王志勇父母王铁光、李友娥的血样送检,并将DNA信息录入全国公安机关查找被拐卖/失踪儿童DNA数据库,很快就比中了一名叫“张陶”的男性人员,经过复查,确定张陶就是王铁光夫妇走失了16年的亲生儿子王志勇。

    感天动地家人团聚时

    “找到了!找到了!”王铁光夫妇得到消息后,立马携女儿、外孙及其他亲朋好友一行十余人来到长沙市精神病医院认亲,于是有了之前令人动容的一幕…… “很像、很像,你们看他的眼睛长得跟妈妈的眼睛一个样,鼻子跟爸爸的鼻子好像”,在场的亲人们一个劲地打量着这一家三口,旁边的姐姐早已泣不成声,这些年她始终都忘不了弟弟走失的那天,因为觉得自己把弟弟给弄丢了,一直都很内疚。现在看到眼前这位个头1米7多、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她终于可以卸下长久背负的一个“包袱”。

    王妈妈还掏出志勇小时候的照片给大家看:“走丢的时候才这么点大,现在都成壮小伙了,感谢你们所有人,你们都是好人、大好人!”在场所有人都为这一家人的团聚感到高兴。

    “走,咱们回家去!”正当家人拉着志勇的手走出病区大门时,他突然挣脱并跑回病区,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经过询问,原来在志勇的脑海里,福利院就是自己的家,回家不就是回到自己的病房吗!而且这里还有好多自己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呢!后来在医护人员的耐心劝说下,张陶才慢慢地接受了他还有另外一个真正的家的现实,跟着家人踏上了回家的路……望着一家人远去的背影,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无比感动:“我们又为一个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找到了回家之路,很开心!”

    流浪人员漫漫回家路

    长沙市精神病医院近年来平均每年收治流浪精神障碍患者400 余人,有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吃饭需要喂、穿衣需要帮忙、上厕所也要人提醒,这些都靠医护人员来打理。由于大部分患者不能很好地表达,除了治疗与护理,为他们找家也是一项极其艰难而繁琐的工作,为了帮他们联系到家人,医护人员与病人谈话时会经常冒出这样的问话“你以前叫什么名字?记得你的家在哪里吗?”,医护人员手机里储存着很多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的照片,在外面看到寻人启事时总会认真比对,看是否是医院的流浪病人。那些找不到家的只能长期滞留在医院里,目前滞留长沙市精神病医院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有 300余人,有的滞留时间长达10余年。

    回家,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很简单,但对于流浪的精神障碍患者,回家似乎遥不可及。为了让他们早日回家,让离散家庭早日团聚,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及公安民警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背后的艰辛,并不为人所知,但结果却令人感动满满。这与多方共同的努力和关爱密不可分,正是因为这样的爱与付出,才让团聚更有意义。

    多措并举实现团圆梦

    近年来,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市救助站高度重视开展寻亲服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方法,积极与公安部门联合,为长期滞留的“三无”流浪精神障碍患者采集相关信息和DNA数据,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受助人员口音分析、人像及DNA比对等多种方式,已帮助60余名长期滞留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成功寻亲并及时护送返乡。

    “不论希望多渺茫,从来没有人想过放弃。早一天将流浪人员送回家,他们就能早一天与家人团聚,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说,早一天见到失散的亲人就是最好的慰藉。”长沙市精神病医院沈雪芝副院长如是说。

    为此,我们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在发现疑似走失人员时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可到属地救助管理机构寻亲,及时登录全国救助寻亲网查看寻亲信息,及时到当地具备采集条件的公安机关采集血样进行DNA数据入库比对,这样可以帮助更多弱势群体顺利回家,帮助更多的家庭实现团圆梦。


    失散16年终得归家路 民政公安合力助团圆

    失散16年的一家人相认

    失散16年终得归家路 民政公安合力助团圆

    看到儿时的照片百感交集

    失散16年终得归家路 民政公安合力助团圆

    办理出院手续走上归家路

    失散16年终得归家路 民政公安合力助团圆

    挥手作别悉心照顾自己多年医护人员

    失散16年终得归家路 民政公安合力助团圆

    家属向长沙市精神病医院和市救助站献上锦旗